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公告公示
关于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的函

发布时间:2021-07-06 14:32 【字体: 分享到:
关于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的函
  
为加强我市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管理,保障项目实施质量和资金安全根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河南省2021年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预农文〔2021〕2号)及《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管理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我局拟定了《关于加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管理措施》(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众征求对该管理措施的意见。
  一、征求意见时间
  2021年7月6日至7月12日。
  二、意见反馈
  请将修改意见以信函或电子邮件的形式反馈至市农业农村局农经站,并注明提出修改意见者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不受理匿名反馈和电话反馈。
  联系电话:0396-2912491
    箱:zmdnjz@163.com
    址:驻马店市驿城区骏马路76号
    编:463000 
 
 
 
驻马店市农业农村局
关于加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管理措施
征求意见稿
为加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管理,保障项目实施质量和资金安全,切实发挥项目引领作用,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根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河南省2021年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预农文〔2021〕2号)及《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管理的通知》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如下措施。
一、准确定位,明确支持方向
1.切实认清重要性。提升政治站位,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和“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论述的重要意义,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实效。
2.聚焦农业生产托管。农业生产托管是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有效实现形式。项目主要支持面向小农户的生产托管服务,要根据小农户和生产主体的不同需求进行科学引导,对于农户家庭经营意愿较强的,可以从推广单环节托管、多环节托管入手,引导农户优化生产经营方式,逐步扩大托管覆盖面;对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程度较高或缺口较大的地方,可以重点推广多环节托管、全程托管等模式,切实满足农民需求。
3.坚持服务小农户。坚持带动而不是代替小农户发展的原则,把服务小农户作为政策支持的主要对象和项目实施的重点方向,着力解决小农户的规模化生产难题。重点支持初始投入大、作业成本高、短期效益不明显、群众积极性不高的关键薄弱环节,不断提高生产托管对小农户的覆盖面。
二、突出重点,严格政策要求
4.重点支持重要农产品生产。以支持粮食等大宗重要农产品生产为主,重点支持优质小麦、优质花生、玉米、水稻、大豆等重要农作物生产。通过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增强粮食及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提高粮食及重要农产品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5.重点支持薄弱环节。项目资金使用要根据本地农业生产和农户需求,聚焦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划算的农业生产环节,聚焦制约当地农业提质增效和绿色发展的短板,聚焦解决当地农业生产普遍存在的关键环节、薄弱领域问题。因地制宜确定本区域重点支持的托管环节和服务内容。要充分尊重小农户独立经营主体地位,支持村两委、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发挥作用,推进小农户通过合作和联合实现耕地集中连片,统一开展农业生产托管,统一接受耕、种、防、收等生产服务,发展服务规模经营。
6.合理确定补助标准与方式。在补助标准上,项目县应根据农业生产不同领域、不同环节、不同对象和市场发育成熟度,确定不同的财政补助标准,原则上财政补助占服务价格的比例不超过30%、单季作物亩均各关键环节补助总量不超过100元;对贫困地区、丘陵山区,原则上财政补助占服务价格的比例不超过40%,单季作物亩均各关键环节补助总量不超过130元。在服务小农户数量上,项目县安排服务小农户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补助资金或面积,占比应高于60%;要“防止政策垒大户”,服务小农户的补贴应高于规模经营主体。合理制定对适度规模经营的生产主体的补助资金总额上限,原则上对单个生产主体的年补助总额不超过10万元。在补助方式上,项目县按照先服务后补贴原则,制定具体补助方式和运行机制。以让小农户最终受益和让小农户接受社会化服务为目的,补助资金可以补服务组织,可以补农户,也可以两边都补,但不得以集中购买、发放有机肥等农资给农户的简单化方式、代替农户接受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
三、严格流程,提升服务质量
7.选定服务组织。项目县要按照公平竞争、规范择优的方式,在县域内外选择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组织承担项目任务。优先支持各级社会化服务示范组织和安装机械作业监测传感器、北斗导航终端的服务主体承担项目,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水平。鼓励服务组织跨区域开展服务。选定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应有一定的社会化服务经验,原则上从事社会化服务达两年以上;二是拥有与其服务内容、服务能力相匹配的专业农业机械和设备以及其他能力;三是在农民群众中享有良好的信誉,其所提供的服务在质量和价格方面受到服务对象的认可和好评;四是能够接受社会化服务行业管理部门的监管。为促进公平竞争的社会化服务市场形成,每个县选择的单环节社会化服务组织原则上不少于3个,鼓励服务组织跨区域开展服务。
8.签订服务合同。入名录库并被选中承担项目的服务组织,在开展服务前要与服务对象签订服务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服务合同要明确服务地块、服务面积、服务内容、作业时间、质量要求、收费标准、补助标准、质检验收和违规责任等内容。
9.提供作业服务。服务组织按照服务合同要求提供相关服务,并核算各环节的服务面积,确保项目任务面积保质保量完成。
10.拨付补助资金。项目县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项目实施情况组织验收,对每个服务环节的服务面积、服务质量进行核验,验收合格的按要求拨付补助资金。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依据项目资金总额和项目实际实施面积平均测算补贴标准的运行方式,按服务主体实际作业量和平均测算的补贴标准,办理补贴资金结算,及时拨付项目资金。
11.开展绩效考核。项目完成后,县级农业农村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按照相关要求,开展自评打分和绩效自查自评,对项目方案、组织实施、绩效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重点检查项目完成面积、实施环节和质量情况,特别是面向小农户的服务效果、服务模式、关键和薄弱环节,形成本年度项目绩效自评报告。各项目县农业农村部门对自评结果和绩效评价相关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四、健全制度,推动规范发展
12.完善服务主体名录管理制度。项目县要结合实际制定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名录标准,健全服务主体资格审查制度,建立县域服务主体名录库,并择优纳入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的名录库,实行名录管理。对符合条件并有意愿承担社会化服务项目的服务组织,通过申报审核后纳入名录库管理,择优选择承担项目实施。项目县选择的服务组织纳入名录库之前要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公示并公开举报电话。同时,建立服务主体黑名单制度,对清退出名录库的服务主体,五年内取消其承担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资格。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取名录库主体服务奖补方式,完成项目任务。
13.完善季度调度制度。项目县要明确职能部门和分管领导,确定业务熟悉的人员承担这项工作。按照要求于每季度终了20日内,将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情况报市农业农村局。要深入开展对项目实施情况分析和预判,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14.完善项目培训制度。项目县要组织好当地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认真收听收看省厅开展的“每月一堂课”。同时要利用不同形式,开展培训,使相关人员了解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意义、政策要求、支持环节、重点内容等。
五、强化保障,确保项目实效
15.加强组织领导。项目县人民政府是项目实施的责任主体,要统筹协调农业农村、财政和乡镇等部门和单位,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工作经费,确保项目落实。根据当地农业产业特点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发育等实际情况,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制定本县具体实施方案提出绩效目标,明确目标任务、实施内容、支持环节和运行机制等内容,并在县域内公布。各项目县要结合项目实施,研究探索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行业标准、服务规范指引、服务合同文本、验收标准等,引导服务主体规范服务行为,确保服务质量,同时要积极探索和创新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工作机制和有效模式。
16. 强化质量监管。市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监督项目的落实和实施,根据工作进度适时检查项目宣传发动、实施进展、实施成效等情况,并在县级自查验收的基础上,抽查项目落实情况。各项目县农业农村部门要按照财政项目管理要求,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社会化服务主体履约情况的监管,将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对服务面积、服务质量等达不到合同要求的,取消服务资格、追究违约责任。
17.严格资金管理。项目县要切实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制定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加强资金监管,严格资金用途和拨付程序,防止财政补助资金“跑、冒、滴、漏”,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高效。对挤占、截留、挪用项目资金等违规违纪行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国定贫困县统筹整合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18.加强宣传引导。项目县要高度重视相关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充分尊重广大农户和服务组织意愿,注意调动农户和服务组织两个积极性,营造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良好氛围。要引导服务主体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机制,强化服务质量和价格监管,推动制定行业服务标准。要组织开展专题培训,加强农业生产托管调查研究,及时总结典型经验、模式,不断改进工作措施,引导广大农民和各类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自觉接受并积极参与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
 
 
2021年7月5日


责任编辑: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