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驻马店市创建16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680家,产值近1800亿元,农业重点龙头企业370家;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21个,居全省第一位。
盛夏时节,大地生金。中原沃野,生机勃发。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自身优势,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
作为农业大市,驻马店始终把维护粮食安全作为政治责任扛在肩上,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紧密结合,千方百计提升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创新实施农业“六化”,全市常年粮食播种面积1900万亩,连续10年稳定在140亿斤以上,连续5年稳定在160亿斤左右。
“硬核”科技加持,让现代农业成果源源不断。驻马店大力实施科技兴农、科技强农战略,推动农业向高质量挖潜,向中高端升级。近年来,先后选育农作物新品种35个,开展生产技术研究130多项;“夏南牛之父”祁兴磊主持育成了中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新品种——夏南牛。2019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2亿元,同比增长62%。
一批顶尖农业专家的努力也让驻马店农业不断结出硕果。国家花生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张新友在正阳培育出国内第一个亩产达400公斤的高油酸花生品种;中山大学河南研究院也落户扎根平舆。目前,全市共建立院士工作站12家,引进院士13名,培育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7个,形成了院士领衔的产业集聚效应。
稳固发展农业的同时,如何让“农业田野里长出工业大树”,走出一条以农定工、以工促农、工农互动和谐发展的新路子,让农业真正成为强市富民的产业?
“因农而生、因农而兴、因农而旺!”用驻马店市市长朱是西的话说,作为农业大市和新兴工业城市,驻马店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探索不止、深耕细作,依托我国目前唯一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题的“5A”级展会——中国农产品加工投洽会这一平台,不断书写着荣耀与辉煌。
“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接二连三”,驻马店依托中国农产品加工投洽会和中国(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坚持外引与内育相结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培育壮大了十三香、一加一面粉等本土企业,而且吸引了鲁花、君乐宝、今麦郎等一批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纷至沓来。
目前,全市创建16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680家,产值近1800亿元,农业重点龙头企业370家;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21个,居全省第一位;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3%,农产品加工增值率达到1∶2.3,打造了超千亿级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全市第一大支柱产业。
质量兴农、品牌强农。近年来,在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上,驻马店也在不断探索。
从家喻户晓“餐餐伴您好味道”的十三香调味品,到“世界花生看中国、中国花生看正阳”的正阳花生,再到西平小麦、平舆白芝麻、泌阳花菇……代表着驻马店特色农业发展的知名品牌声誉日隆,叫得越发响亮,依靠“品牌引领”,驻马店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的脚步愈走愈快。
让农民搭上“互联网快车”,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中也找到致富的路径。今年5月8日,正阳县获得国务院“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积极发展农村电商和产销对接成效明显的地方”正向督查激励;6月29日,正阳、确山两县又成功入列商务部首批“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目前,全市95%以上的特色农产品实现线上平台展示销售,网络销售额已突破16亿元。
“我们将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农业区域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推进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放眼未来,驻马店市委书记陈星信心满怀。(杨晓东 通讯员 刘华山 滑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