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 本地信息
中原特色乡村振兴之路,有了“西平解法”!

发布时间:2024-05-17 17:25 【字体: 分享到:

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河南如何走出一条中原农区特色的乡村全面振兴之路?

西平是个缩影。西平是河南省粮食大县,也是水产养殖、生猪、肉羊、养牛等特色农业大县,是观察河南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典型县域样本。

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河南在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有四个关键命题,而这四个关键命题,西平都给出了新探索、新解法。

这四个关键命题是什么?“西平解法”,做对了什么?

“以田破题”

第一个关键命题:如何建好高标准农田,确保粮食稳产高产?

这方面,西平“以田破题”,探索出了高标准农田“西平样本”。去年,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调研驻马店,其中包括西平老王坡现代农业示范区。楼阳生强调,要创新投融资模式,完善管理服务体系,节本降费、提质增效,夯实粮食安全根基。2023年,作为河南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专家组顾问,笔者参与了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投融建运管”一体化市场化推进机制的提出、制定、成型。经过一年实践,“投融建运管”一体化市场化推进机制已经在河南多地落地见效,成为了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的“标配”。

而这种推进机制,在西平得到了充分的贯彻落实。

特别是西平创新建立的“融资、建设、运营、管护”四位一体高标准农田建设样本,克服“烂场雨”和秋季“华西秋雨”不利影响,稳基础、增产能,粮食产量实现“十九连增”,把高标准农田稳产、增产的效果体现出来了。

“西平样本”的成效,得到了有关领导肯定,特别是西平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项目被评为“省优秀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项目”,更是充分体现了“西平样本”对于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示范探索意义。

高标准农田建设“西平样本”,主要解决好了三个难题:

一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机制怎么建?

今年是粮食安全责任制“首考”之年,对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来说,地方的责任很重,意义重大,如何探索形成有力、有效的建设推进机制,十分关键。这方面,西平给出了很好的解法,总结起来就是:顶格推进、一线指挥。

顶格推进,是西平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主管副县长任副指挥长的西平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指挥部,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等部门,从人员、资源、财力、精力等方面向高标准农田建设倾斜,有力推动了工作落实。在对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上,西平在全省县域中属于第一方阵。

一线指挥,是西平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建设方把指挥部建在地头上,县、乡(镇)同步建立工作台账,做到“一天两碰头,问题不过夜”,推动各项工作具体化项目化;严把项目投资关、设计关、技术关,目标就是确保把高标准农田建成民心工程、放心工程和廉洁工程。

二是高标准农田管护难题如何破解?高标准农田三分建、七分管。高标准农田建成了,怎样才能真正地管好、用好?

“西平样本”给出的解法是:推行“专业运维+质保服务+监督管护+保险兜底”管护维修模式,破解设施怎么修问题。同时管护主体组建专业团队,对设施设备进行管护,有效破解农田水利设施管护主体不明、监管不力等难题,确保高标准农田设施高效运行、长期发挥作用。

具体管护中,西平还探索出来了“3+3”模式:第一个“3”是三级田长制,一级田长负责3.1万亩,二级田长负责核心区1万亩,三级田长负责800亩育种示范田,实时上报,实时同步,及时处理;第二个“3”是三个“有”:有人建,有人用,有人管。

三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如何更好地推进“五良”集合?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关键之年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突出抓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这其中推动“五良”融合共促是关键。这“五良”包括,围绕良田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围绕良种加强品种研发推广,围绕良法推广技术集成应用,围绕良机补齐农机短板弱项,围绕良制提高政策供给保障水平,带动全省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

而在“五良”方面,西平都有探索破题。

特别是良种和良法这两个方面,西平探索可圈可点。良种方面,西平与河南省农科院、隆平高科合作,围绕“种业振兴+产业融合”,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西平小麦”;良法方面,西平的高标准农田均配套建设智慧农业服务中心,打造数字农业应用场景,做到气象、水质、墒情、苗情“一屏统揽、一键管控”。

“以农业科技提升农业比较效益”

第二个关键命题:如何在保证粮食安全基础上,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西平给出的新解法是以农业科技破题。

今年河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农业新质生产力”首次成为河南“三农”工作重点,这也代表着河南“三农”工作正在发生重要转变——河南正在以农业新质生产力支撑农业生产新方式。

特别是今年3月底,河南省委副书记孙梅君调研驻马店时,明确表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农业强省建设注入新动能。这也为包括西平在内的整个驻马店,提出了建设农业强市的新命题。西平把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导向和要求,贯彻落实到了农业全产业链过程中,也成为了“西平样本”的最大亮点和特色所在。

在种业上,除了与河南省农科院、隆平高科合作之外,西平还从“农业芯片”上破题:与伊利优然牧场合作,推广青贮玉米种植,发展循环农业,实现农业综合效益最大化;与河南农业大学合作,在示范区建立科研教学基地、粮食作物试验基地、小麦优质品种研发基地等等。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西平通过农业科技赋能,找到了三大法宝: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综合系统,可将灌溉水利用率由35%提升到80%,地表水灌溉使用率达到90%;作物生长模型,也是高标准农田的“智慧大脑”和决策系统,能够综合整体的气象数据、种质资源以及土壤数据,形成了一套精准化的种植方案;遥感技术,通过卫星加现场无人机遥感,能够实时监测作物的长势情况、苗情、成熟度,并对产量进行预测。

可以说,“西平样本”通过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示范带动全县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农业由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迈进,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这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意义所在。

在鲈鱼产业发展中,西平通过做强科技支撑,推动鲈鱼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西平县通过鲈鱼产业发展引领渔业发展调结构、转方式,促增收,助发展,并成立了西平县科技引领优势鲈鱼产业发展专家技术服务团,遴选了农业科技引领优势产业发展水产示范基地及示范主体,为西平县开展水产养殖实验、示范及渔业生产夺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西平在科技引领鲈鱼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成效显著,比如西平当选全省农业科技引领优势产业发展试点县,第一届中原加州鲈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西平召开、西平县农业农村局水产工作站荣获全国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先进单位等等。

今年河南省委一号文件强调,构建科技创新下县入乡的新通道,西平这种农业科技赋能农业全链条的探索,值得借鉴。

“富民产业”

第三个关键命题:现代农业怎样既能保证粮食安全又能增加农民收入?

西平给出的新解法是,从“产”字上做文章。今年中央对产业振兴有了新的导向和要求:“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今年河南省委一号文件也多处多次强调,要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特别是:培育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强化产业发展联农带农。

西平以产破题,做了很多工作。

首先,西平做好了“小麦”全产业链发展的文章。从全省来看,“麦”是河南农业、粮食的标志,也是河南农耕文明最直观的体验。可以说,谁破解了小麦全产业链发展的难题,谁就为河南乃至全国农业解决了最关键的难题。“全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优质,优质小麦看西平。”西平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加工基地县。2018年,“西平小麦”荣获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

如何破解小麦全产业链发展的难题?

近年来,西平从规模种植、农产品加工、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聚焦“农头工尾”“粮头食尾”打造小麦全产业链,做强小麦“文章”的谋篇布局,走出了一条依托小麦主导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西平以农头链工尾,做实“增收”文章。在“种好粮”的基础上“用好粮”,西平县从“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破题,培育农加工龙头企业,不断拉长粮食产业链,做大生产基地、做强加工基地、做实品牌农业,鼓起农民“钱袋子”。

如今,鲁洲生物、益民面粉、今三麦食品、丰源集团、海蓝牧业等一大批品牌日渐叫响,在西平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45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有11家。以此为依托,小麦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成了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当下西平县正在加快从“粮仓”到“厨房”,再到“餐桌”的粮食全产业链布局,放大优势、突出亮点,做大做强小麦产业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其次,西平以鲈鱼产业为引领,做好了特色产业富民增收的文章。西平县以践行“大食物观”为引领,把特色农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持续发展特色农业优势产业,推动“小特产”升级“大产业”。
包括做活“一条鲈鱼”,西平通过加州鲈鱼产业发展,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不仅带领村民奔小康,还不断向新领域、新市场拓展,水产养殖已成为西平县一张靓丽的名片,“西平鲈鱼”声名鹊起,也打造了红红火火的“鲈鱼”经济。

第三,做好了畜牧全产业链发展的大文章。在畜牧全产业链发展上,西平从养殖龙头企业,到积极培育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再到畜牧装备制造,通过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特别是在畜牧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上,西平更是取得了骄人成绩。西平通过引导畜牧机械装备业发展,提高科技养殖水平,形成了以金凤牧业、万华牧业、瑞航畜牧、金牧人为代表的畜牧机械产业园,全县畜牧机械设备制造企业近50家,年产值50亿元,产品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产品覆盖率达60%以上,并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西平成为全国有名的畜牧机械装备制造基地,被科技部认定为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全县畜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牧机械装备率大幅度提高,智能化率达70%以上。

“中原农区特色的和美乡村”

第四个关键命题:如何在保证粮食安全基础上,找到中原农区“村在田里、田在村间”和谐共生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2023年2月,全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投融建运管”一体化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专家建议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同现代农业园区等农业园区载体平台建设、乡村建设等统筹推进,探索“高标准农田+智慧农业、生态种养、休闲观光”等模式,把生态、智慧、美丽等元素集成进来,拓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内涵,打造好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西平通过做好高标准农田+的文章,破解了一个关键难题:如何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西平将高标准农田与美丽乡村一体规划、一体建设,高标准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农村人居环境,推崇地域特色文化、培育文明乡风,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中原民居特色小镇以及乡村旅游示范村。这种一体谋划、一体推进的做法,与河南省委一号文件的导向不谋而合: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实施、一体运营!和美乡村建设一定要和农业生产相结合,重点是用片区化开发的理念来统筹推进,把县域分成几个片区,集聚所有“三农”元素,统筹考虑乡村建设与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实施、一体运营,在区域内分类建设“和美引领村”“美丽示范村”“洁美达标村”,打造一个个点状根据地,最终实现连点成片、田村一体、产村融合。

除此之外,西平在乡村建设中,还呈现出多点突围的良好态势:探索建立农村人居环境全域治理模式,入选全省第一批乡村建设示范乡镇1个、示范村5个,具体做法在全省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稳岗就业“四化协同”模式,入选全省三个政府类典型案例之一;和美乡村建设豫南片区现场会、市科普知识宣传周启动仪式在于营村召开,于营村被命名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等。

可以说,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西平均有新作为、新探索、新突破,为助推中原农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西平解法”。作者:中原农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乡村振兴传播大使 杨建国


责任编辑:whc